首页 / 律师视野 / 法律文章

贵州众多风景区遭抢注“染指” “黄果树”变成杭州兽药商标

来源:时间:2013-02-01热度:0

 

 

贵州众多风景区遭抢注“染指” “黄果树”变成杭州兽药商标

 

文章作者:
浏览人数: 9  录入时间:2013-01-30 22:20:46  来源:贵阳新闻网(20130129日)

 

     黄果树注册商标达147种,梵净山66种,百里杜鹃33……现如今,我省众多风景名胜区被抢注成商标,作为我省名片的黄果树景区,被杭州一家公司注册成兽药商标。

    1月28,贵州一家知识产权服务连锁机构金阳分公司负责人刘毅登陆中国商标网办事时,无意中发现贵州众多风景名胜区被抢注。

    据介绍,延伸概念加上瀑布、大桥、古镇的黄果树注册商标多达147种,其中大多已经注册成功。注册人有个人也有单位,遍及贵州各地,甚至还有几十种商标注册人在浙江、辽宁、四川等地。如2009年成都一男子注册黄果树商标,类别为油漆生产;2010年杭州一公司也成功注册黄果树商标,类别包含兽药制造。

    其他诸如梵净山景区,相关商标注册达66种;百里杜鹃景区达33种;娄山关商标注册有17种,含雷山字样商标有9种,这些景区被人抢注的比例超过50%。西江千户苗寨相关注册12种,涵盖饰品、住宿、布艺、药材、乐器、演出、美食多种,其中美食和演出类分别被贵阳一个人和北京一单位抢注。

    据刘毅介绍,风景名胜和历史遗迹是一个地区的名片,对当地形象推广和品牌塑造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商标法规定,每个产品和服务名称可注册为45个类别的商标,任何自然人都能以事物名称申请注册商标。因此,抢注风景名胜名称并不违规,谁先申请,商标就归谁所有。知名景区名称商业价值巨大,是所在地区的宝贵的无形资产,若被人抢注,无形资产方面转换为实际交易价值,虽然商家获利,但公共无形资产则在这一过程中流失。

    刘毅建议,各地政府和景区主管部门应重视风景名胜知识产权的保护,着手对保护对象进行商标普查和数据统计,对已被抢注的历史遗迹、风景名胜名称实施法律救济。

    同时,职能部门应着手对景区各类商标进行注册,重在对品牌进行保护,合理开发,成为产品开发和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提供人:刘毅:18275302873QQ672006824 

 

法律顾问:游学律师,电话13608716514,QQ531203512。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律师| 律师队伍

云南民定律师事务所 &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5000321号-1

电话:0871--63359448传真:0871--63577449地址:昆明市官渡区国贸路725号宏兴大厦B区4楼

技术支持:昆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