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滇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山景区详细规划公示
建多条步行道设3200个车位 将实现数字化监控管理
“跟”徐霞客登山探险体验滑翔快感
西山四大片区玩场多
市民如对详规有建议或意见 可在8日前提出书面修改意见
“核心景区禁止新建接待设施,以恢复自然生态景观为主,景点开发建设不得破坏现状地形地貌的自然状态……”日前,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组织编制的《昆明滇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山景区详细规划(公示稿)》(以下简称“详规”)公示,在规模、风景游赏、景区发展等方面均有详细规划,并明确建设用地范围和规划设计条件。按照近期规划,到2020年预计投资12.27亿元打造规划区域内多个特色项目。
2日,该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还没有市民对详规发表意见或建议,但只要市民提出的内容合情合理,将在详规制定过程中考虑。市民如对详规有建议或意见,可在本月8日前向省住建厅风景名胜区管理处提出书面修改意见,详情可登录省住建厅官方网站(http://www.ynjst.gov.cn)查询。
现状
设施老化滞后游览方式单一
“很多市民爬爬西山、逛逛龙门就走了,这里感觉缺少一种能留住人的东西……”详规公示后,记者采访了部分市民,很多人都如此表示。56岁的“老昆明”赵师傅说,他小时候全家人就有爬西山的习惯,每到周末全家出游几乎都会到西山上转一转。“但也就是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要说西山有什么好吃、好玩的还真说不上来!”
详规中介绍,西山景区开放历史较长,基础设施及旅游服务设施建设相对老化;已开发游览区范围小,局部人流密集,游览方式单一,景区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景区内除龙门核心游览区外,景区基础设施及服务设施分布不平衡。此外,景区内居民点和企事业单位分布较多,对景区的统一保护和开发建设管理造成一定影响。景区内社区发展建设较为滞后,与景区发展不相适应;景区经营收入较为单一,经济效益不显著。
规划
将扩大西山景区游赏范围
未来西山会以何种面貌示人,除了观光游览、爬山健身,人们还可来西山玩些啥?
按照详规,西山景区或将实现景区数字化监控及管理系统,并完善区域游览标志系统,覆盖西山景区所有游览区域,并逐步搬迁景区内单位,无法搬迁单位建设纳入景区统一管理。
在龙门景区入口旁,一座座红墙灰瓦的仿古建筑引人注目。据了解,因西山上众多历史遗迹均源自明清时期,这种仿明清建筑将是西山景区的主要建筑风格。此外,详规中明确,或将规划扩大西山景区游赏范围,根据资源条件合理布局景点及游赏内容。分解龙门片区功能重叠、人流过于集中的压力,形成更为合理的游览线路、功能分区及项目布局新格局,形成摄影及艺术创作基地、历史科考活动、婚纱摄影基地、爱国主义教育、滑翔等特色项目。
此外,市民还能去碧鸡旅游小镇、观音山旅游小镇、赤松坪旅游小镇3大小镇感受别样风情。
核心景区将禁建接待设施
站在草海大坝仰望“睡美人”西山,云雾缭绕中隐约可见龙门的身影,这种裸眼可见的西山天际线就可算做核心景区了。
详规中,西山景区分级保护范围与《昆明滇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5)》一致,分为三级保护。其中,核心景区,即一级保护区保护面积,为10.48平方公里;一般景区,即二级保护区保护面积,为24.64平方公里;三级保护区保护面积为20.03平方公里。
核心景区内将禁建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疗养院及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区内布置必须的步行游览道路、旅游厕所、单个小卖部等相关服务设施,应严格注意不得对原有环境景观造成破坏,限制旅游机动车辆进入本区域。核心景区内单体建筑应保持传统建筑风貌,层数不得超两层,高度不超8米,面宽宜控制在18米以内,必须采用坡屋顶,建筑色彩应与周围环境协调,不得对西山天际线造成破坏。
在一般景区里,详规明确老鸦背、马鞍山、猫猫箐、赤松坪可建与旅游相关设施,可合理安排食宿等设施,但必须限制与风景游赏无关的建设。
碧鸡寺或将今年动工修复
“西山最早叫碧鸡山,碧鸡山、碧鸡寺、碧鸡坊与金马山、金马寺、金马坊一东一西遥相呼应相守滇池,修复碧鸡寺就是详规中的项目之一。”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规划处李处长带着记者来到碧鸡关村,村民史师傅家就是原碧鸡寺的遗址。
走进史师傅家,穿过前庭,一株桂花树在一个小围院里生机盎然,旁边堆放着十几摞琉璃古瓦,依稀还看得到红、绿颜色,而另一间房子的墙壁中,竟还藏着两尊佛像,虽有些残破,但墙上石刻分明写着“乾隆三十四年”。史师傅说,最早以前这个寺庙是存放粮食的地方,31年前生产队将这块地分给他家。
为什么要修复碧鸡寺?“现在很多老昆明人都不知道有碧鸡寺,只有那些很年长者才了解……”李处长感言,西山上有太多历史文化痕迹,而碧鸡寺更是文化中的精髓,修复碧鸡寺其实也是人们对文脉的传承。
据了解,修复碧鸡寺也是碧鸡旅游小镇的建设项目之一,目前规划正在报批阶段,审批通过后,预计今年动工。
上一篇:清朝GDP世界第一?应属谬论!
手机扫一扫分享给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