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律师视野 / 法律文章

“死也要死在司考冲锋的路上”——写在司考2周年纪念日

来源:杨偈律师网时间:2012-12-06热度:0

两年前的今天,我从司法考试战场上下来,身心疲惫但却顺利通过。

金秋八月的大理风光煞是迷人。

两年后的今天,我坐在律师办公室里执笔回忆两年前的司考之路,感慨万千。

三七之乡的文山欣欣向荣。

两年来始终无法平静的思绪再次将我带回两年前司考备战的点点滴滴......

时光回到2009年。   

在决定冲击号称“中国第一大考”的司法考试之后,我顶着经济的压力和旁人的冷眼,于2009年8月15日收拾行囊从学生宿舍搬到了校外住宿。搬进出租屋的第二天,也就是8月16日,一个至今仍能清晰记得的日子,在安静的出租屋内我悄然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司考不归路。一场没有硝烟却激烈角逐的战争没容许我多想就一触即发,如同飞出枪膛的子弹无法拉回一样将我推向司考大军的汪洋,成为司考大海之一粟。

由于对司考制度的一无所知,我泡进了网吧,花了一周的时间将该制度弄清楚了,之后便在网上买了一套资料投入紧锣密鼓的复习之中。

搬进出租屋的第二天开始我便在早上6:30起床看书,如果有课就去教室上课,没课就继续在宿舍看书到11:20左右,然后骑着自行车到学校食堂吃饭。迅速吃玩饭后回到宿舍休息一个小时,至下午一点钟立马起床继续看书。下午如果有课就去上课,没课仍然是在宿舍看书,中途休息15分钟,晚上看书到11:30给远在昆明的女朋友打个电话报平安后上床入睡了。

每周休息一天,安排在周日。休息日的安排是:早上睡到自然醒,不再6:30就起床看书了。如果不想起还可以继续赖在床,听听音乐或者玩玩手机,任凭自己去休息,去享受和体验那种可以赖床不起的“奢侈”生活。起床洗漱完毕之后,列出一张“购物单”到街上去买东西。一年多以来,出现在“购物单”上最多的词汇是“面条”、“葡萄糖”、“咖啡”和“鸡蛋”。面条和鸡蛋是用来煮鸡蛋面作早点吃的,葡萄糖是用作补充能量的,咖啡是用作提神的。最令我心疼和纠结的还是买咖啡。大家都知道咖啡是比较贵的,一小盒就需要十几元甚至数十元。对一个背负巨大经济压力备战司法考试的学生而言是那么的不堪一击!每次买咖啡都要在超市货架边作长时间的对比,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感觉和难堪还历历在目。也许有人会认为我的生活不错呀,还能喝咖啡,其实自己心中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不都是为了提神才作出的无奈之举吗!正如我时常和朋友说的那样,功成名就的人那叫“品”咖啡,而自己喝咖啡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提神”,没有心思也没有条件去“品”咖啡。既然是“提神”就说明自己的精神需要“提”,不就是揠苗助长、强拉硬扯嘛!每每想到此,都有一股心酸涌上心头。下午上街回来会买来一些肉之类的东西,可以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因为平时没有时间和心情去做这些事情。晚上的时间主要用在网吧上网,搜集学习资料之余和朋友聊聊天,玩玩自己喜欢玩的东西。

这就是我司考期间一周的作息安排,一坚持就是一年多,直到司法考试结束。

在励志方面,须谈的是我独特的励志方法,姑且将其命名为“标语励志法”。

先谈我司法考试备战的整体“指导思想”——“一切以司法考试为中心,一切行动服务于司考。”这是我用大字写了贴在宿舍墙上的标语。所谓“一切以司法考试为中心”就是指在司法考试备考期间里,自己的一言一行、每一个行动都必须围绕“司法考试”,将“司法考试”作为一切行动的中心,且不得动摇,就像中国现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样。所谓“一切行动服务于司考”是指自己的各种行动都必须是为司法考试服务的,看书自不必言,就连节假日到外面玩耍、周日上街购物,甚至和同学休闲散步都是为了司法考试!在休息玩耍是也不忘在心底提醒自己“这也是为了司考”。毕竟休息好是为了工作好嘛。  

接下来谈我的目标标语——“一次性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这是我用便笺写了贴在书桌前面的,一抬头就能看见,给自己一种破釜沉舟的必胜信念!

关于这条标语的来历也是不得不提的。

并非一开始就下决心一次性通过司考的,而是在我备战将近3个月之后才给自己下的这个“生死令”的,当初根本不敢去想。毕竟司法考试是我国乃至全球入门门槛最高的行业之一,年平均过关率低至百分之十几,和注册会计师考试一道被称为“天下第一大考”,多少“勇士”坚持了七八年甚至十多年才通过,更有无数“无名英雄”最终选择了放弃!当初的想法无非就是为了第二次冲关打基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复习的跟进,以及形势之所迫,三个月后的一天,我咬紧牙关、挥起手中破烂的笔杆,在颤抖中写下了“一次性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生死令”,将其贴在书桌的前方,之后的几天都还在心有余悸。而在顺利通过司考成为一名律师之后的今天再次回忆起这些往事,嘴角露出微笑的同时也伴随着万千思绪。

紧接着谈到的是我的决心标语之一——“死也要死在司考冲锋的路上!”也就是本文的主标题。

这也是我用大字书写了贴在书桌上方较高位置的标语,字体比较大,也是比较醒目的。而在该标语的旁边有一张单子,那是给我另一种信心的“上上签”。那是2010年元旦我在西南佛教名山“鸡足山”上抽到的一枚“签”,无疑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给了自己一个好兆头。记得上面的一句话是“功名可望,谋事可成”。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是在这样的特别日子和特别地点抽到了这样特别的签,再加上自己还背负着一个特别的任务——一次性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嘛!于是我决定将其贴在书桌前,每每看到都会给自己一种别样的鼓舞。

我的励志标语还有“要想过点像人的日子,必先过点不像人的日子。”好像是司法考试培训老师邹建章在司考交流网站“法法网”里面说的一句话吧。“司考,拼了!”也是我的一句励志标语,每每看到都会有一种背水一战的必胜信念划过心间。我的励志标语还有一张特殊的名片,是在一张便笺上写上“杨偈律师”及电话、邮箱的律师“名片”。如今想起来虽有些可笑,但却真真切切地反映了自己“通过司考做律师”的梦想和信念。

我的励志标语还有一张用便笺书写的大概内容是“我最爱的人:爹、妈、爷、奶哥、赵永佑”吧,时间久了记不太清楚了。这种做法是模仿我哥的做法。几年前在我哥的笔记本上就看到类似这样的话语,顿感成功并不偶然,于是把它搬到了我的司考备战中来,每当看到这张便笺就仿佛看到亲人渴望的眼神在盯着我一样,想停歇来下来都不行! 另外还有几张励志标语,有点记不清楚了,在此不一一细谈。

谈到励志标语,还须要谈是我的一张爷爷诞辰纪念标语,内容是“纪念祖父诞辰82周年”,同样是用软笔写了贴在墙上的。我的爷爷于2008年底去世,一年之后的2008年,爷爷生日那天,为表示对爷爷的怀缅,我写下了这张标语,同时也作为鞭策我前进的一种方式,似乎爷爷的在天之灵就在这张纸上时时看着我,要我努力一样。

当然“民间”还有一些反面标语,比如“关爱生命,远离司考。”“如果你爱一个人,让他去参加司考,如果你恨一个人,也让他去参加司考。”极具趣味性,可在看书疲倦时作为一种消遣方式。

在长达14个月的司考备战中,正是这些标语、这些“生死状”陪伴我走下来,时时督促我努力向前,在我彷徨时鼓舞我,当我懈怠时鞭策我,值我高兴时作陪我,于我悲伤时安慰我......

接下来谈一谈学习方法。

我的宏观学习计划是将整个司考备战分为六个阶段,具体时间及内容如下:

第一阶段:2009年8月16日——2010年3月1日。此阶段主要是适应阶段,让自己逐渐进入角色和状态,并将理论性较强的教材或“三大本”(即司考官方教材)仔细看一便,内心对法学理论有一个宏观的认识,为之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2010年3月1日——2010年6月1日。为期三个月的时间,仍旧是重复第一阶段的内容,但重点转向“三大本”的几个重点部门法,即民法、刑法、行政法以及诉讼法。且须加大强度,并开始配着历年真题复习。本阶段的重要性比前一阶段大得多,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司考第一阶段。因为我开始准备的时间很早,2009年的司考时间是9月19日和20日两天,而我开始准备的时间是8月16日,我要参加的司考是2010年的。也就是说我在上年还没有开考时就开始准备下一年度的考试了,但当时我并不知道,呵呵!所以此阶段才是多数人的第一阶段,我至此已经有了几近半年的复习时间,因此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             

第三阶段:2010年6月1日——2010年12月1日。此阶段是最为重要的一阶段,对整个司考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我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配合着我选用的资料万国学校编写的《专题讲座》,对此前阶段的几大重点部门法进行“深挖”、强化,对司考的成功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第四阶段:2010年12月1日——2011年3月1日。此阶段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继续谙熟几大部门法,同时也在配合着历年真题复习,也须开始其他占分相对低的“小法”,比如经济法、仲裁法等部门法。

第五阶段:2011年3月1日——8月1日。此阶段几乎是司考备战的尾声阶段,是在继续巩固此前阶段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开始着手一些占分更为少的法律,比如“三国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稍有懈怠将致前功尽弃。

最后一阶段:2011年8月1日——考前,共一个月的时间,俗称“冲刺阶段”。此阶段宛如万里马拉松比赛的最后一百米冲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上就是本人自己拟定并践行的司考备战复习计划,实践证明是极其科学、有效的,我也因此获益终身。

接下来开始谈我司考备战的艰辛历程。

一言以蔽之即“不是人过的日子!”

6:30的闹钟准时响起,前一晚上睡觉时即“储蓄”的意志使我立马翻身而起。这里想谈一个起床小技巧,就是千万不能懒床,否则越懒越起不来,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结果就彻底放弃了。睡“回笼觉”的经历想必大家都记忆深刻,而起床时的情况将影响一个人一天的意志。有时为了鞭策自己,我是听到闹铃声就立马向鱼儿一样翻腾起来,这样也给自己一天的美好开始。起床后先不去洗漱,而是到学校篮球场跑步20圈回来后再洗,洗了就可看书,否则跑步完后脸上流汗又得再洗了,反正那个时候天还未亮,没有人会看见。

每次跑步我都会带上MP3听着励志歌曲去,其好处有三。

第一,给自己加油打气。虽然具有了极强的意志去备考,但毕竟此时天还未亮,谁不想蜷在温暖的被窝里呢!滇西高原的冬季呼吸都是刺鼻的呀。我听的歌有刘欢的《从头再来》、《阳光总在风雨后》、《我的未来不是梦》以及《解放军进行曲》。再此主要谈一下刘欢的《从头再来》这首歌,是一首很好的励志歌曲,尤其是其歌词很能激发人,比如“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给人一种归零的感觉,促使自己放下之前所有的成绩和荣耀从头再来,不能老是抱着曾经的辉煌睡大觉。“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致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想起还在外面奔波的父母,听着催人泪下,内心的意志、激愤会马上冲上头顶,面对何种困难都有所向披靡的意志和势态。另外一首歌曲就是《解放军进行曲》,就是军队或学生军训踢正步时播放的音乐,节奏感非常强,听了让人心血澎湃,热血沸腾!

第二个好处就是让自己在黑暗中减少恐惧。试想在早上6点钟天还未亮,偶尔听到几声狗吠和蛐蛐鸣叫的时候,一个人在外面跑步,谁没有几分恐怖呢!整个学校寂静得只听见自己的脚步声,你体验过吗?

第三个好处就是欣赏歌曲了,这些励志歌曲本身就是首很好听的歌曲,自己平时很少有时间听,何不趁这个时候欣赏欣赏呢!只不过想到别人欣赏歌曲是在傍晚或晚上的闲暇时光,而自己却是在伸手不见五指之时“欣赏”歌曲,难免心碎。

跑完20圈需要15分钟的时间,

回到宿舍洗洗后打开暗黄的灯台开始投入紧张的学习中,看书到8点左右开始煮早点吃。至今本人仍有一个坏习惯,就是9:00前不喜欢吃东西,没胃口,想着食物就不舒服。但在司考备战那样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下,营养补充不力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只有逼自己吃。是否吃早点这事原本是自由决定的,但我却无法如此“洒脱”,逼着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其痛苦和心酸自不必言!吃过早点,有课的时候就去上课。但令所有人无法相信是事情是,一年多的时间里,最然每节课都会坐在教室里,但我听过的课不超5节!那我在做什么呢?我在带着耳机听司法考试培训课的讲课录音!因为我在网上购买了一套众合培训学校的培训讲义和录音,将讲义打印下来配著录音同步学习,就和上培训班差不多。所以我们班好多同学都选择了光盘班培训,我却没有参加,就是这样学过来的。没有参加培训,一方面是省学费,更重要的是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在屋子里面学习,不喜欢老是跑教师去一起上课,那样的话会浪费很多在途时间,而这样的时间浪费是最令我受不了甚至抓狂的事情。虽然没有参加培训,但我用的资料和培训班的资料内容是一模一样的,唯一的差别仅仅是我只听得到声音却看不到人。但这种方法只适合自制力很强的人,“定力”不足的人最好还是选择集体培训班吧,否则其恶果会是毁灭性的哟!

这种方式令我痛苦是必须大量打印讲义,所以司考结束时,我用过的讲义堆起来都有几尺高了!那可是钱呀。原本就是个穷书生、苦命人,大量的材料打印费怎能不让我纠结和痛苦呢!但为了司考顺利通过,达到自己的梦想,我认了。包括购买其他各种资料、葡萄糖等营养品等各种必需品,只能把大量经济往里面投。司考就像一个看不见光明的无底洞,丢进去的东西能不能收回来只是个未知数,可想而知,当时自己所背负的压力有多大!一旦失利怎么办?投进去的资料费等经济损失收得回来吗?青春呢?自己将如何向家人交代?怎样去接受别人是冷眼?没来得及想好这些问题我就进去了。很多时候,尤其是越到后期这种压力越是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承受不了时只能抽支闷烟,唉声叹气一下,或者向远在昆明的女朋友打个电话,诉诉苦。那种痛苦是别人无法体会和理解的,也是无法比拟的!想到别人可以不这样,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吃过晚饭,我又去操场跑跑步,锻炼下身体再回来接着看书,只是到后来没有坚持跑步了,而是改为饭后躺半个小时后接着看书。晚上看书到11:30后洗漱休息。

这就是我司考备战期间的艰辛作息脉络,一坚持就是14个月的时间!

期间还有很多痛苦的事情,比如为了节约时间看书,以前经常和女朋友联系的我也改为睡前电话报平安了。我和她谈过,要她支持和理解,事实上也得到了她的极大支持,几乎不会缠着我陪她讲电话,所以长达一年多的时间我们联系得少之又少,导致了一个可怕的恶果——当司考落下帷幕,我对她的感情也几乎消耗完毕!并且因此产生了一些情感“后遗症”。我想说的是,异地的生活且很少联系,我的精力全部投入到司考中长达1年多之久,当我抬起头来看身边时有些东西已经变了,这是现实存在着的事情,我们必须正视。同时也是我们尤其是她为我的司考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正如我早就和她说过,要她理解而后支持,有一天通过司考计她30%的功劳。

确实,我的司考必有其30%的功劳!

另一件痛苦的事情就是时常伴随自己、随时堆在额头上的压力—我的努力到位了吗?我的方法科学吗?今年的司考难度会不会有所降低?我能不能一次性通过?......太多的问号萦绕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犹如一股可怕的阴魂时刻缭绕在脑海一般,令人无法释怀!想到别人可以不这样,心都碎了......

时光渐渐推移到最后一个月的冲刺阶段,有时想一年多的压力已经让我心力交瘁了,希望赶紧考完后一了百了,只求早日解脱!但毕竟自己已经投入了长达一年的精力和金钱等种种巨额成本,一旦输掉这场“战争”就是输了全部,我能承受吗?司考是没有退路的悬崖。于是,压力又随之而来,宛如苍山上每天浮起的乌云般压在原本不堪一击的心灵上。冲刺的最后一个月,我没有洗过一次衣服,进考场时穿的衣服已经是最后一套!脏衣服、脏被套摆在那里实在是不能让人看到!司考结束后我回头清洗时整整弄了一个下午,手都搓气泡,破皮了!

司考倒计时开始了,十天、九天、八天.......

考前两天,似乎一切都已寂静下来,就像战争片结束了,医务兵在搜索尸体时的场景一样,只听见凄惨、幽静的背景音乐。此时,和大部分考生一样,我也将信将疑地迷信了网上的“猜题信息”、“内部消息”。看到徐光华老师在网上发布了很有冲击力的消息,说“以下题目信不信由大家,明日开考时我们大家一起见证!......”看得我好心热。于是,我带上茶杯、干粮和毛巾、洗面奶等用品钻进了校门口的网吧。可后来的事实证明,那些信息没用!可怜我那几天巨大的精力消耗!                      

就要开考了,住宿可能比较紧张,因为大理考区是滇西、滇中7州市考生集中的地方。同时,下关校区距我们校区还有13公里的路程,所以我提前和一同学到我校下关校区附近预定旅馆,并在开考前一天住了进去。对档次没有要求,但是对环境却要求比较高。经过对比,最终我们确定了一家普通旅馆,我和一关系很好的同学住在一间,互相有个照应,更重要的是心灵安慰。可倒霉的是,那家旅馆窗外是几间用铁皮盖起来的简易食堂,恰好开考前一天晚上下大雨,“稀里哗啦”地响了一晚上,导致我没有睡好,头晕沉沉的。第二天早上考第一科时迷迷糊糊地进去,两个小时之后迷迷糊糊地出来了,考什么题目、自己答得怎么样一概不知!我几乎崩溃了!要知到我付出了一年多的时间呀,怎么会是这样是结果!女朋友从昆明打电话来问发挥得怎么样,我勉强笑着说“还行吧。”不是安慰她,而是安慰自己,因为此时最需安慰的是自己,一旦崩溃了就真的完了!最终我还是顶住了不幸,暂时将其抛在一边,继续下一科考试,想待全部考结束了再哭也不晚。

由于试题量太大,两个小时的时间还是不够用。自己事先带去提神用的红牛,到考试结束时才知道——我的天哪!

也许自己还不是最惨的。考场中有接近1/4的位置是空着的,也就是说有那么多的人在备考之中或者一开始就放弃了!还有一位大哥,大概40岁左右,在答题纸上的答题位置弄颠倒了,也就是说他那两道题废了,也就是说他今年的司考也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谁不同情呢,但同情却没有办法,明年再来吧,这叫爱莫能助。

考第三卷时,自己在民法这方面自认为是学得很扎实的,所以做起提来感觉比较轻松。其他场考试老师会多次提醒时间,所以就有些放松,但这场考试监考老师只提示还有15分钟,当时我还有不少题没有答完,答题卡一点也没有涂,一下子懵了!抓紧时间将题答完后赶紧涂答题卡,最终草草地涂完了,可是走出考场后揪心的事情来了——答题卡涂黑了吗?机子能识别出来吗?这样的揪心事似乎比答错题还难以让人承受。还有一件险些令我神经错乱的事情是,我在考场外跑了好几家文具店选了一支自动2B铅笔来涂答题卡,考完试后我就担心了——那种自动2B铅笔会不会是假的,电脑识别不出来?这个疑问在我买笔时就有的了,我还左挑右选,细细查看,老板都想骂我神经质了,但考试完后仍然心理不踏实,如果真是假的,机子识别不出来就彻底完了!答案虽是对的也没用。后来知道成绩后更是后怕,毕竟还是过关了,要是那支笔确实是假的、或者答题卡确实没有涂黑,现在的结果就不会是这样子了......但自己未必知道原因!可怕吧。考试结束了,和朋友一起坐公交回学校,大家都在叹气,都说自己哪里又答错了,哪里又涂错了,哪里又把题目看错了,哪里又怎么了......不想谈,径直地发呆。 

不管结果怎样都已经考完了,可以暂时放下那些再熟悉不过却令人喘不过气来的书本了。每天睡到自然醒,醒了还赖在床上听听音 乐,玩玩手机。起床后大声放着音乐,慢慢洗漱、打扫卫生、收拾房间,好惬意的生活!原来生活可以如此逍遥?

成绩出来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了,暂时忘记了司考之痛。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就到了十一月份。某天突然传来成绩出来的消息,接着又传来了我们班都考得很好的声音,说某个某个同学平时不怎样的却考过了国家线,弄得我都不敢去查分数,心脏跳得蹦蹦的,表面装作平静,内心却一直在担忧。

好像是成绩出来的第二天中午,具体时间记不起了,我和女朋友一起到学校门口的网吧查成绩。

顺着系统的提示,输入姓名、准考证号、身份证号......一步步进入了成绩页面——394分!

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紧张、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欣喜,更没有备战时为鼓励自己而设想出来的“范进中举”的场面。这个成绩一下子闪在眼前,连自己都不知道这个分数到底是什么层次的,是中间水平还是高分,只知道过关了。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并不是自己认为过关是在情理之中、理所当然的,因为虽然自己准备得很充分,但还是不自信的。对于司考,应该没有谁会在成绩出来前就大言不惭地讲自己一定能怎么样的。后来女朋友也问我点击鼠标当时的心情是不是很紧张,我说“其实也没有多紧张。”

司考总分数是600分,分为4卷,每卷150分。国家过关线是360分,也就是60%的分数,西部放宽线是315分。我的394这个分数在我们班是考前的了,在我前面的都是参加培训的。

写到此已经很疲倦了,从下笔到现在的收稿已经是两个月之后了,若不是为了纪念这段经历,早就放弃了!

就这样,结束了。

谨以此纪念我的司考。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招聘律师| 律师队伍

云南民定律师事务所 &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5000321号-1

电话:0871--63359448传真:0871--63577449地址:昆明市官渡区国贸路725号宏兴大厦B区4楼

技术支持:昆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