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风正在吹,青春不枉然!
游 学
又是一个水暖花开的季节,青葱的树,展翅的花,蓝色的天空。这是唯美的大自然,是大自然赋予了我生命。哦,突然想起,这里是昆明,是号称日不落的春城,因为这里没有冬天。我突然想起,那里或许在下雪,那里寒风呼啸,那里有人瑟瑟发抖。但是,那里有一群热血青年,他们和我们一样,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朋友,爱被窝里的恋人,爱自己兜里的钱,爱自己的家乡,更爱我们伟大的中国。
那么,那里在哪里?那里与我们有关吗?
那里在哪里?在贵州民族大学黔风文学社。从2002年的冬天开始,我们:稳重的刘毅、激情八射的杨光焕、小帅小帅的啊杜光轩、跆拳冠军冉勇、现在开养猪场的熊子杨、与中央有关系的刘越龙、牛X哄哄的美术家张克刚、还有带把的游学、还有美丽的姑娘、还有很多死了的和未死的光棍们。我们,就像1921年的共产党人,开始干一场革命——文学革命。我们是一群愤青,我们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热爱我们的贵州,我们热爱贵州民族学院的吴大华同学。我们开始宣言:黔立高原,风至四海;关注人文、关注社会、关注本土文化。在大雪纷纷的时节,我们一群乌合之众,在心血澎湃的隆中对之后,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民族学院黔风文学社成了啦!
那里与我们有关吗?有或是没有,这是一个问题。或许,人类是这样想的:我们都有来头,即我们都像一篇文章,都有出处。神造了自然,自然造祖先,祖先养了一只鸡,鸡下了蛋,我们就从蛋里蹦出来了!或许,高贵的人们不能接受:自己怎么会是一只鸡呢?其实,佛说,众生平等。哦,亲爱的游学,我终于明白了。生命是一样平等的,无论大小;社团与国家一样平等,不论卑微。我们小小的黔风文学社,与阿里巴巴一样,与中国石化一样,与沃尔玛一样,都是平等的,都是高尚的,都是光荣的,都是一样的卑微!
如今,我们:有的去赚钱了,有的去搞传销了,有的去逛窑子了,有的去做流血的斗士了,不过,回头一看,历史在那里,不增不减。几个精神病人搞了文艺复兴,我们咋国的一群小伙搞了个五四。这一切,都有那些拿笔杆子的人在摇旗、在冲锋、在呐喊、在助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法治的前进,民主的扩大,等等,都需要文学界、文化界笔杆子的支持。因此,文学与我们有关,文学与黔风文学社有关,我们是黔风的一个原子。
毛主席说:枪杆子里出政权。游学说:笔杆子里出文学!如今,我做律师了,很少搞文学了,但是,我没有忘记,文学是我们苦难时最美好的初恋,文学是我们老年时最纯真的回忆。我不搞文学了,但我很高兴,黔风文学社里坚守文学的人:在写着!
手机扫一扫分享给我的朋友